時間:白天,地點:科學園
因為申請不到場地,所以這場戲是用7D在科學園里偷拍完成的,半天拍攝演員,半天拍攝空鏡。
前期
一開始在劇本里描寫的內容,是一場類似Magritte的Golconda那樣有大量黑衣人走過的超現實畫面,但是因為沒有辦法申請場地,所以我們就轉換了表現的方向。
這場戲重點想是通過科學園的建築風格來表現當代社會追求規範化審美的冰冷和機械。原本是想借鑒Melancholy and Mystery of a Street的效果,所以希望在陽光強烈的時候拍攝,利用建築物的陰影和外牆玻璃的反光等來加強建築物的線條和尖銳的感覺。但是包括實際拍攝在內,我們一共四處前往科學園,都沒有遇到一個持續陽光普照的天氣,全是陰天……所以沒有辦法,我們在現場選擇了新的方向:運用大量的外牆鏡子,形成一個男人在鏡子中行走的意象。
現場
經過之前的一系列拍攝,我們已知道會遇到的最大的困難是什麽,就是基本上很難拍Wide Shot。科學園有大量的可形成反影的鏡子或玻璃,但要找到幾種差別較大的反影效果,同時畫面里又可以避開大量的干擾信息(如路標,招牌)等,并不是輕鬆的事。
而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因為我們不能申請科學園的拍攝許可,所以能夠進入并使用的樓頂平臺只有一個。
所幸這次戲所包含的意象比較單一,所以鏡頭也不複雜,我認為最終幾個短短的鏡頭,還是具有抽離的感覺的。
後期
順著上一場電梯的最後一個鏡頭(男人的特寫,慢慢褪色),這一場的畫面顏色也是趨於無色,但是卻仍有一些人工加上去的藍色在裏面。
我們在一開始拍攝的時候,使用的7D STYLE PROFILE已經選擇了(0,-4,-2,0)這樣較大寬容度,較低飽和度的風格。為我們在後期調整時保留了較大調整空間(再加上鏡頭較差以及陰天效果,所以畫面顯得非常平,但也符合抽離的感覺)。所以我們在後期推反差或者調整顏色也沒有遇到太大困難。我們先褪色,然後調整反差,最後在選擇加上一層顏色filter。
在顏色的選用上我們有一些猶疑,主要是在顏色的藍的程度上存在分歧,導演想要類似冰島電影Nói albínói的風格化顏色效果,但因為我們在拍攝時并沒有為這樣的效果做充分的前期準備(我們只是以單色為方向,而不是以變色會目標),所以在後期以此為方向調整得時候,就有些顯得太過。當然最後大多數人的意見還是選擇了比較淡的藍色。
這個地方我吸取的經驗就是,如果想做一些比較極端的後期調色效果,那麼在前期需要做足夠多的測試,而在現場拍攝時,也必須以變色的效果作為參考選擇拍攝物。
Nói albínói預告片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