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NIGHT OF THE HUNTER
1955
dir: Charles Laughton
DOP: Stanley Cortez
故事背景在美國大蕭條時代(the age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專門騙取寡婦身家性命的假牧師Powell,在牢裡聽說了同屋死囚家藏贓款的秘密,為求不義之財
出獄後便直奔死囚家鄉。用右手L.O.V.E同左手H.A.T.E兩個刺青相互搏斗來傳道的Powell,騙取了鄉民的信任,很快同死囚遺孀結婚。把寡婦變成信徒的Powell卻沒法從死囚膝下兩兄妹嘴裡套出藏錢的秘密。Powell計劃暴露後殺妻滅口,對乘船逃脫的兄妹倆仍是窮追不捨。最後兩兄妹在一位專門收留孤兒的老太的庇護下將邪惡傳教士Powell繩之以法。
第一次听说THE NIGHT OF THE HUNTER是在07年Cahiers du Cinema 票選的“史上最美的100部電影”,當時第一名自然又是CITIZEN KANE,第二名則是獵人之夜。不記得劇情介紹,卻記住了那個右手紋有H.A.T.E,左手紋L.O.V.E的賊人牧師。
第二次,是去年看的92年拍的那套電視紀錄片Vision of Light, the art of cinematography. 當中FILM NOIR時代最讓我驚為天人的兩個SHOT,一個是COLD BLOOD片尾男主角受極刑前在窗邊懺悔時,雨水投射到他臉上的影子如同悔恨的淚水流下,Conrad Hall說這個效果完全是撞彩…之後立馬去LIB借了DVD來看,有趣的是恰好碰到SYP 02那條片恰好也拍了一個類似的場景,回憶的夢幻中,雨水投影到女主角身後的牆壁上,不斷落下。不過我沒有問過師兄靈感是否來自此片啊。
另一個SHOT就是THE NIGHT OF THE HUNTER中收養兩個小主角的大媽和為錢追來的牧師Powell與窗邊對持的畫面,黑白反差對比到了極致,最絕的是這個SHOT中間進來一只蠟燭,照亮窗紗的同時也掩蓋了牧師的身影,當蠟燭被吹熄時發現牧師已乘這個空檔潛入。如何可以扮出這樣的燭光效果呢?
第三次是最近《TIME OUT》借District 9大熱(有鑒於此香港下月也有得看了!)的當頭,搞了個50大處女作評選,TNOTH贏過CK拿下第一名!(不過TIME OUT說KANE拿第一拿到手軟,所以在這裡拿個第二也無所謂)──有時候我覺得影迷其實跟球迷差不多,也愛拿這種純屬一家之言的排名來解悶
所以,排名只圖一樂,爆冷純屬噱頭。這是我終於看完THE NIGHT OF THE HUNTER之後對TIME OUT那個排名的想法。TNOTH的故事結構很奇怪,不像一般的HOLLYWOOD電影那樣分布均均,到像個寓言故事,而且時常有些游離與主線劇情需要之外的細節被重點描寫,故事的發展也和刻意(也許只是對現代人而言)。但與這奇特故事所搭配的獨到風格卻可謂相得益彰,極大的黑白反差,極誇張的光影對比,人物特寫常常有Dramatic的SPOT LIGHT效果,置景十分舞台,前半段畫面風格頗有戰前電影遺風,後半段又劍走偏鋒。在兩個小孩於河上漂流那段戲又充滿詩意,不停的用蒙太奇或假的大景深效果把河邊的各種動物和兩個小孩建立起關系,來比喻牧師的凶狠或孩童的無助。總之畫面絕對夠睇,Powell的表演也夠突出,這些都足以讓人投入這個故事。
結局最大的看點應該是小男孩對金錢的控訴,其父殺人劫財全是為了家人,為了老婆可以消費奢侈品,為了孩子長大後不再如自己一般受人驅使。但小孩在為了錢成為自己繼父的Powell被捕之時,大喊“Don't! Don't!”,然後把父親搶來的錢財全仍出去,用力打在Powell身上,“I don't wanna money! It's too much! ”他是否在痛恨金錢奪取了他的雙親,又或者他同時也在後悔,父親被捕時他沒有沖出去把錢交給警察呢?
可惜的是導演Charles Laughton拍完這處女作之後,因為影片口碑和票房雙雙落敗,一氣之下就再也不拍電影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